“毗湿奴”的介绍
毗濕奴,也譯為毗紐笯、毘濕紐、維濕奴、維修奴,較確切的音譯應為威西努,其他稱號有訶利(Hari)、(婆羅門教)印度教三相神之一,梵天主管“創造”、濕婆主掌“毀滅”,而毘濕奴即是“維護”之神。 其性格溫和,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,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。
傳說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,在宇宙之海上漂浮。 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“劫”(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)之始,毗濕奴一覺醒來,從他的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,而一劫之末濕婆可毀滅世界。 毗濕奴反复沉睡、甦醒,宇宙不斷循環、更新。
在(婆羅門)印度教造像中,毗濕奴通常是王者衣冠,膚色紺青,佩戴寶石、聖線粗大的花環,四臂手持法螺、輪寶、仙仗蓮花、神弓或寶劍(他的武器有時以擬人化的形像出現),坐在蓮花上或乘騎金翅鳥伽魯達。 有四隻手,分別拿著神螺、神盤、神杵和蓮花。 他還有一張神弓和一把神劍。 他有時坐在蓮花上,有時躺在一條千頭蛇身上,有時騎在一隻大鵬鳥上。 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出現的,名叫拉克希米(Lakshmī)。 毗濕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廣為流傳,家喻戶曉。毗濕奴手持法螺貝,妙見神輪、棍棒與蓮花,座騎是迦樓羅。 千頭那伽舍沙(或稱阿南塔龍)將其掩蔽。
毗濕奴的肚臍上長了一株蓮花,(亦為三大主神之一)由此而生,可以創造新世界。 毗濕奴最為顯著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(權化或稱化身)的神話,化身的種類沒有一定,但一般都稱他以十種化身來救世。 有四隻手,分別拿著神螺、時輪、神杵和蓮花。
婆羅門教傳入泰國後,泰國人稱納萊天神,常見的造型是衣著華麗的天神腳踩大鵬鷹神(Garuda),東北部也有高棉服飾九頭十臂起舞的造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