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面佛的起源與創制
掩面佛是佛陀的八十位羅漢中的第十一位羅漢,又稱為必達佛、遮面佛。
關於掩面佛的起源,有這樣一個傳說,佛祖有一位弟子,這位弟子非常聰敏,樣貌與佛祖有點相似。 他長相俊朗,人緣很好,所以很多善信都很喜歡他,以至於經常有善信誤認他為佛祖。然而,眾星捧月善信簇擁反而對他的修行造成大的障礙,以至於他苦不堪言。 甚至部分師兄弟間也出現了閒言碎語,有些女善信因為他的英俊外表而加以款待。 如此以來,就有外道坊間陷害他,說他與女子有染,犯下了佛門重戒。
他見此,閉門思過,為避免這些不利的傳言再度出現,就利用神通法力將自己的容貌變得醜陋、矮小、肥胖。 這就是在泰國有名的財佛“散歌齋”,也有人稱其為善伽財。
但是,這些都不能令眾多善信改變對他的熱忱態度,所以他就將眼睛長期閉上,不再理會別人的態度和閒言碎語,一心禪定修行。 因此,他也博得“拍必打”這一稱號。
有關“掩面佛”佛牌的創制,現在已經很難追溯歷史。
有民間傳說,“拍必打”是一位名叫“拍馬哈爹納”的僧人所製。 相比其他佛牌,必打佛造型可謂多多,有兩手、四手、六手、八手等,但共同之處是用雙手掩眼。 據說,掩面佛可以自我控制六種感覺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泰國現今所製的掩面佛佛牌大致分為兩種,一為兩手,二為多手(如八手)。 多手的掩面佛不常見,常見的是兩手掩面佛。
在泰國,掩面佛是有很高名望的佛牌,也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,幫助過很多的人,遠離了災害,獲得了順利。
其實我們做人就要像掩面佛一樣,
掩面、掩嘴、掩耳,
也不要去聽別人說是道非,
更不要事事都過於好奇地探尋。
佩戴掩面佛更應該這樣要求自己,
這樣掩面佛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,
我們才會越來越好!